
原标题:代购可省钱也须防风险
一批较原价直降数十元甚至百元不等的餐食、电影票等代购服务,正在市场中默默交易。业内人士分析,这类低价购买渠道可能从企业内部员工或合作方提供的折扣票、特价票而来,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,从而赚取差价。(据12月4日《楚天都市报》)
现在很多年轻的消费者在购买电影票的时候,既不去影院前台,也不去影院的官方程序或合作购票平台,而是去一些专门的网络商家那里下单。很多消费者同样避开肯德基、麦当劳等连锁餐饮店官方销售渠道,到第三方的网络商家下单。
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消费,可以为消费者省下不少钱。比如某款原价37元的套餐,消费者只需19.5元就能买到。而一张电影票的价格,最低相当于猫眼、淘票票等平台的三折左右,自然省了不少钱。
对这种网络代购服务,很多消费者表示愿意尝试。但也有很多网友不解,不知道这些比原价便宜了很多的电影票从何而来。以代购的低价电影票为例,其来源很多,比如电影院的内部员工或者合作方可能会提供一些折扣或特价票,这些通常是通过内部渠道或者特殊的促销活动获得。还有一些在线售票平台或者APP会提供一些优惠券或者折扣,部分人可能从抽奖、活动赠品或者兑换券等渠道获得电影票再转手售卖。而一些餐饮连锁店的餐食代购服务,也与此类似。
代购这种新的消费方式,确实是一种双赢之举。对于那些有渠道和资源拿到低价电影票、餐食的“中间商”来说,自己可能看不了这么多的电影,吃不了这么多的快餐,以便宜价格变现是自然选择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能够以远低于原价的价格买到电影票、餐食,节省了开支,何乐而不为?可以说双方是各取所需,各有所得。
但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,这种代购给很多消费者省了钱的同时,也存在一定的风险,不得不防。比如有消费者通过代购方式购买了电影票,因临时有事无法观影,想找代购方退票,但对方不同意。虽然现在影院有政策显示“可退票、可改签”,但代购方就是不给退,最后消费者只能吃了哑巴亏。
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是成正比的,无论什么渠道,都不会长期存在低于成本价格的商品。消费者在面对明显异常的低价时,要保持警惕、仔细甄别,牢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谨防想省钱,却被骗了钱的情况发生。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(苑广阔)
来源:河南日报